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
2024-12-13   人气:1220

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

简介: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位于江西省抚州市中心城区东北部,占地面积980亩,是目前江西省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这里是临川老城最繁华的商业街区,这里曾经是临川老城最繁华的商业街区,也是抚州的“历史档案馆 ”和“老城博物馆 ”,是临川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东方戏圣”汤显祖的出生地、成长地和安息地,汤显祖戏剧作品《还魂记》、《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这些作品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戏剧文学艺术的瑰宝。抚州因汤显祖而走向世界,因《临川四梦》而唱响全球;因此文昌里也被称为“中国戏曲小镇”。

整个街区共分三个片区:南部片区,围绕汤翁故里这一核心要素,打造一个集戏曲创造、戏曲演绎、戏曲体验、戏曲教育、戏曲交流为一体的戏曲小镇;中部片区,依托保存较好的历史街巷,还原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明清老街;北部片区,以临川四梦之《牡丹亭》为蓝本,结合水景和周边历史建筑,打造大型实景演出“寻梦牡丹亭”2023年《寻梦牡丹亭》获评 2021-2022 沉浸式产业精品项目(文旅演艺类)

中文名: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

地理位置: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文昌街办前进路1号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开放时间:免费(景区内部分景点需收费)

荣誉:2018年10月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018年12月全国最美研学旅行教育基地、

2021年11月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2021年12月江西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2022年12月抚州市十佳夜间街区

2023年4月省级特色文化街区

2023年1月省级高品质夜间经济街区

2023年10月汝东园历史文化街区、儒林第和乾大钱庄入选江西省历史文化街区及历史建筑保护利用优秀案例名单(第一批)

2023年11月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旅游资源:这里有汤家山和汝东园2个省级历史文化街区,有13条保存比较完整的明清历史街巷,有50多处保存完好的明清历史建筑,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玉隆万寿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汤显祖墓、文昌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4处。以正觉寺为代表的佛教文化、以玉隆万寿宫为代表的道教文化和以圣若瑟大教堂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使得文昌里成为多元宗教、多元文化融合发展、和谐共生的活态展示馆。

寻梦牡丹亭实景演出

《寻梦牡丹亭》大型实景演出创新性设计出沉浸交互的表演场景,再现了汤显祖代表作《牡丹亭》中的动人情境。《寻梦牡丹亭》文化园坐落于汤显祖故里——抚州文昌里,按5A级旅游景区进行规划建设,是抚州市的重点文化旅游项目。景区白天可作为主题公园进行游览参观,夜间为大型行进式、游园式全景演出现场。景区内还原了《牡丹亭》中的亭、台、楼、阁等梦幻景致,结合全息数字影像技术、巨型圆环装置投影等声光电艺术,全剧通过《游园惊梦》、《魂游寻梦》、《三生圆梦》三折演艺篇幅,演绎了杜丽娘与柳梦梅生死梦幻的爱情故事,整场演出以以简驭、抽象写意的美学手法,让游客获得至真、至善至美的极致浪漫体验。2023年《寻梦牡丹亭》获评 2021-2022 沉浸式产业精品项目(文旅演艺类)。

玉隆万寿宫

抚州万寿宫,为人们纪念晋代官吏治水专家、道教净明派祖师许逊的宫殿,号“玉隆别境”,又称“抚州会馆”,始建于明代,现存建筑为清代,是道教文化、商帮文化的重要载体。2013年被列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国家文物局拨资修缮抚州玉隆万寿宫,于2017年6月修缮一新,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大体量历史建筑。

中国戏曲博物馆

中国戏曲博物馆建于东方戏圣汤显祖的故里—抚州市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选址于炉子厂路6号赣派民居儒林第,与汤显祖家族墓园仅一路之隔。该幢民居有近两百年历史,座西向东、砖木结构,为清朝乾隆年间抚州崇仁举人吴逊中的家族宅邸。中国戏曲博物馆由抚州市与央企中国华录集团合作,整合中国唱片总公司、中国戏剧出版社等众多优质产业资源,馆内共分为戏曲纵横、说文解戏、出神入化、舞美风华、腔乐并茂、戏连中外六大分区,旨在建成全国一流的戏曲文化体验基地、戏曲进校园教育实践基地。

汤显祖家族墓园

汤显祖家族墓园位于抚州市文昌桥东头灵芝山,占地约1000余平方米。该墓园的发现,缘2016年11月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工程。2017年5月,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启动了对文昌汤显祖家族墓园遗址的考古勘探工作,埋藏在地下整整400百余年的汤氏家族墓园终于露出了真容。

汤显祖家族墓园陈展馆位于墓园遗址西南侧,建筑面积为430平方米。展馆以考古为依据,为文物为基础,以家族关系为重点,讲述了汤氏家族及汤显祖的动人故事。

谢灵运纪念馆

谢灵运纪念馆坐落在江西省抚州市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三角巷29号,为清代民居,建筑面积300平方米。

谢灵运(385-433),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原名谢公义,字灵运。出身东晋望族“陈郡谢氏”,东晋名将谢玄之孙,袭封康乐公,称谢康公、谢康乐。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刘宋文帝元嘉八年(431年),谢灵运任临川内史,政事之余,寄情抚州山水,为临川文化宝库増添了一笔丰富的遗产。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道: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这里的“光照临川之笔”,指的就是曾在临川为官的谢灵运。

谢灵运纪念馆采用多种展陈方式,生动再现谢灵运的临川之行以及对临川文化的深远影响。让我们共同穿越时空,穿越历史,去感受、去触摸、去思索。

天主教堂

圣若瑟大教堂,始建于1908年,竣工于1918年,是由当时法国神父督建而成的。总占地面积385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109平方米。教堂为西洋哥特式建筑,整体呈十字型。圣若瑟大教堂是现在为数不多的老教堂,在刚建成时为全国三大教堂之一。现在属于江西省重点开放教堂,1994年被收入中国宗教文化大型画册。

正觉寺

千年古刹正觉寺,始建于唐代,原址在抚州犀牛山上,现存建筑为建国后建昌会馆原址改建。总占地面积约为30亩,是抚州市第一批文保单位。相传是高僧马祖道一,在江西开基立寺弘法的第一道场。规模不大,其景观不可考究,到宋代盛况空前,历代文人对正觉寺都留有诗文赞誉。

 


历史沿革:文昌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天上文昌星,抚州文昌里。

“文昌里”之名相传源自唐代中期。其时,抚州城东抚河段修筑堤坝。据古星相学说“文昌在斗而北,谓主抚州。”堤坝建成,上值文昌星,故命名为“文昌堰”,文昌堰附近区域则命名为“文昌里”。

横跨抚河东西的文昌桥,始建于南宋乾道初年,迄今已有800余年,历史上是临川文化的标志。传说抚州地应文昌星,这座石桥“东联文昌堰,西属文昌堂”,因而得名“文昌桥”。

文昌桥东文昌里,是汤显祖出生、成长和最后长眠的地方。文昌桥的西头,至今留存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任临川内史时临池习书的洗墨池。一位“书圣”,一位“戏圣”,出现于一座桥的两边,不能不说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千古佳话。文昌里、文昌桥是临川文化标志。以“文昌”为地名,同时出现在一座城的一个地方,全国不多见。

历史人文:抚州素有才子之乡,文化之邦的美誉!已有1900多年的设郡历史,历史上涌现了一大批名儒巨公,如锐意改革的北宋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大散文家曾巩;词坛巨擘晏殊、晏几道;人称“百世大儒”的哲学家、思想家陆九渊;明代戏剧家、思想家、文学家汤显祖等。

文昌里人文底蕴深厚,汇聚并展现了临川文化众多的人文元素和原物遗存。历经千年的变迁和沧桑,至今保存完好,堪称抚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形象名片。除了汤显祖,王安石、陆九渊、谢灵运等历史名人都在文昌里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上文章,下文章,文章桥上晒文章。静静立于抚河之上八百年的文昌桥,见证了文昌里的繁荣与沧桑,也见证了戏曲文化在这里生根发芽,才子文化渊源流传。历经千年,“文昌里”依旧熠熠生辉。

交通路线:

景区内:景区共有车位约1200个,免费停车。景区内可有偿使用双人自行车、伴游机器人和观光小火车进行参股游览。

景区外公交站:BG1火车站--寻梦牡丹亭

B11路寻梦牡丹亭

B36体育休闲广场--寻梦牡丹亭

68路火车站--寻梦牡丹亭